您现在的位置是:深度 >>正文

比特币生狂欢从炒作态进值基到价化论建

深度67人已围观

简介说实话,作为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见证了太多起起落落。最近比特币生态的发展轨迹特别有意思,就像看到一部精彩的进化史。让我用大白话跟大家聊聊这个正在发生的故事。比特币生态的三部曲第一幕是Sats这类meme币的狂欢,像极了当年以太坊上的狗狗币热潮。我记得当时看到有人在X上晒单,几千U入场变成几百万,这种造富效应确实让人眼红。但meme终究是meme,泡沫再美也终会破灭。现在市场开始冷静了,大... ...

说实话,作为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见证了太多起起落落。最近比特币生态的发展轨迹特别有意思,就像看到一部精彩的进化史。让我用大白话跟大家聊聊这个正在发生的故事。

比特币生态的三部曲

第一幕是Sats这类meme币的狂欢,像极了当年以太坊上的狗狗币热潮。我记得当时看到有人在X上晒单,几千U入场变成几百万,这种造富效应确实让人眼红。

但meme终究是meme,泡沫再美也终会破灭。现在市场开始冷静了,大家都在寻找更具持续性的玩法。这就引出了第二幕 - 比特币L2基础设施建设。就像盖房子要先打地基一样,没有好的基础设施,生态应用都是空中楼阁。

等到基建完善了,第三幕就该上演了 - 真正有价值的DApp应用爆发。说实话,我现在最期待的就是能在比特币生态玩到像Uniswap、Aave这样的优质应用。

什么是好的比特币L2?

说到L2,很多人可能还是云里雾里。简单来说,就是给比特币这个"老爷车"装上"涡轮增压",让它能跑得更快、载得更多。但装什么样的"涡轮"才靠谱呢?我认为关键要看三点:

第一,资产跨链要足够去中心化。这就好比银行转账,如果中间环节被某个机构完全掌控,那跟传统金融有什么区别?我记得2021年Taproot升级后,技术上才真正实现了去中心化跨链的可能。

第二,要能得到比特币社区的认可。这就像要在北京开餐馆,得先了解北京人的口味。有些项目为了标新立异,连最基本的用BTC支付gas费都做不到,这不是自绝于社区吗?

第三,开发者和用户体验要友好。现在90%的开发者都是玩EVM长大的,非要逼着大家学新语言,这不是给自己设置路障吗?这就好比开餐馆非要客人用左手拿筷子,不是自找没趣?

现有项目的"体检报告"

现在市面上号称比特币L2的项目不少,但经过我实地考察,靠谱的真不多:

其他像BitVM这种还停留在理论阶段的,咱们就先观望吧。币圈里"PPT项目"我见得太多了。

写在最后

作为一个老韭菜,我越来越觉得比特币生态正在经历一场质变。从最初单纯的投机炒作,到现在开始认真思考基础设施建设,这是好事。

不过也要提醒各位,现在比特币L2赛道还处在早期,就像2018年的以太坊L2一样,充满机遇也布满陷阱。建议大家在布局时,重点关注那些真正解决实际问题、符合社区需求的项目。

毕竟,在区块链世界,技术可以很酷,但最终还是要回到"为用户创造价值"这个本质上。让我们拭目以待,看看谁能在这场比特币生态的进化竞赛中笑到最后。

Tags:

相关文章

  • 投资这门必修课:历史是最好的老师

    深度

    段永平在《投资问答录》里那句"能从他人经历中学习的人都是人才",我越想越觉得有道理。说实话,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算不上什么投资天才,但至少可以当个好学生——把历史这本活教材读透。以前我总爱跟朋友们推荐《大空头》这部电影,它把2008年金融危机拍得入木三分。不过说实话,对很多年轻投资者来说,那场危机就像教科书里的案例,总觉得隔着一层纱。但眼下正在发生的中国房地产危机就完全不同了,这可是我们每个人都身处... ...

    深度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比特币2024:狂欢还是泡沫?一场关于加密货币命运的激烈争辩

    深度

    说实话,我从未见过像比特币这样让人又爱又恨的投资品。2023年对它来说就像坐上了一列疯狂的过山车——年初那波暴涨让人热血沸腾,仿佛又要重现2021年的辉煌;可转眼间,它又在26000美元附近徘徊不定,就像个犹豫不决的年轻人。最近一个月10%的暴跌更是让市场人心惶惶,特别是考虑到2024年即将到来的减半事件。作为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我深知减半对比特币意味着什么——要么是火箭燃料,要么是压垮... ...

    深度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加密市场寒冬何时休?8月CPI数据或成关键转折

    深度

    最近这段时间,加密市场就像个无精打采的懒汉,连打个哈欠都显得那么敷衍。比特币上周好不容易从25500美元爬到26500美元,结果还没站稳脚跟,就又灰溜溜地滑了回去。说实话,这几百美元的涨跌,在经历过2021年大起大落的我们眼里,简直就像小朋友玩跷跷板一样索然无味。要我说,这市场现在简直比我家楼下那家常年打折的服装店还要冷清。美国科技股表现不佳让投资者都变成了惊弓之鸟,大家宁愿把钱锁在年化4%的美国... ...

    深度

    阅读更多